1)25_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恐怖的时期很快地过去,和平的统治恢复了。人们照常和平地(至少是在表面上)生活下去,把战争当作了一场噩梦。然而实际上变化是在开始了。张军长被联军各将领推举为军事的领袖,从而又做了政治的领袖。他把政权抓在自己的手里,并且公开表示要施行新政。社会上开始有了一点新的气象,学生们也活动起来了。新的刊物又出版了三种。觉民弟兄的几个同学也创刊了一种《黎明周报》,刊载新文化运动的消息,介绍新的思想,批评和攻击不合理的旧制度和旧思想。觉慧热心地参加了周报的工作,他经常在周报上发表文章。自然这些文章的材料和论点大半是从上海、北京等处的新杂志上找来的,因为他对于新思想还没有作深刻的研究,对于社会情况他也没有作精细的观察。他所有的只是一些生活经验,一些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和青年的热情。至于觉民呢,他白天忙着学校的功课,晚上按时到琴那里去教书,对于周报的工作并不热心赞助。

  周报是得到年轻人的欢迎的。第一期一千份不到一星期就卖完了。第二期也是这样。它出到第三期,就已经有了两三百个订阅者。周报社的中坚人物是跟觉慧同班的张惠如和高他一班的黄存仁,还有一个在“高师”读书的张还如,是张惠如的兄弟。他们都是觉慧敬爱的朋友。

  周报创刊以后觉慧的生活有了一些改变。他第一次发见他面前有一个可以发散他的热情的工作,并且看见自己的思想变成文字印在纸上,一千份一千份地散布出去,各处的人都了解他的思想,有的人甚至于送了同情或者响应的回声来。这种快乐,在他的眼里竟然带了一种空幻的、崇高的性质。他本来很想把课余的时间完全花在周报上面,然而他又害怕会引起祖父的干涉或者还会给大哥添一些麻烦,便只好隐瞒着他跟周报的关系。

  但是这也没有用处。终于有一天克明在觉慧的房里读到了周报和觉慧的文章。克明不说什么,只是冷笑一声就走了。不过他并没有报告祖父。从这时候起觉慧在家里就变得更小心了。他的活动,他的工作,他的志愿,他都不让家里的人知道,他甚至不告诉觉新,因为他知道大哥并不完全同情他的行动。

  他对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兴趣愈来愈浓,因此在行动上他尽量地表现出来年轻人的热心。在很短的时期内他们的周报社发展成了一个研究和传播新文化的团体。每个星期天在少城公园池边茶棚里的周会,一二十个青年围坐在几张桌子旁边热烈地讨论各种社会问题;或者每周一两个黄昏里三五个社友聚集在某一个同学的家里,谈论各人将来的计划以及怎样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因为这一群还不到二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