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0章 文化仁儿_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0章文化仁儿

  王安走到大街上,突然想起来,弟弟王逸的钢笔还没买呢!

  再次来到供销社,走到柜台那,这时候的钢笔品牌非常少,就那么三四种,便宜的5毛钱,稍贵的一块多两块多,最贵的6块钱。

  王安又不差钱,直接买了两支最贵的,也是这时候最好的钢笔。

  雄鹰牌钢笔,6块钱一支,很多英雄老前辈的最爱!

  连带着买了两瓶墨水,这玩意儿是消耗品,爱学习的孩子,用的都很快,恰好王逸就比较爱学习,学习成绩也不错!

  这时候瓶装墨水算是高级货了,正常钢笔水都是自己买颜料化水用。

  这种颜料也叫“墨水粉”,用纸包着,2分钱一包,化开的钢笔水写在纸上,字迹很淡,非常不好用!

  想了想,又买了20张大红纸,还有毛笔,墨块和砚台,留着过年的时候写对联用。

  王安虽然初中都没毕业,但是在前世蹲篱笆子前,也附庸风雅过一段时间,正儿八经的练过一段时间毛笔字!

  再说这时候,还是全国文盲一大片的时候,初中没毕业的文化水平其实也不低了!

  好在华夏为了扫盲,所有文具用品都是不要票的,有钱就行,不然这些东西还真买不了!

  又买了两捆细铁丝和一捆粗铁丝,还有200个专门做夹子的弹簧,这些玩意儿一般不是猎人很少有人买,因为对不会下套子和下夹子的人来说,这玩意儿用处不大,还挺贵!

  上称按斤算钱,这年月铁丝是一斤1.2元,正式职工一天工资只能买一斤。

  弹簧一分钱一个,也有现成的夹子,需要1毛钱一个,所以大部分人都选择自己做。

  就这价格,普通老百姓也是买不起的,因为是真的没钱!

  这些东西因为需求少,存货量也不多,属于不好卖的东西,所以也不需要票。

  在出供销社门的时候,王安看到一个年轻的母亲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这让王安想到了自己的妹妹们,还有小来姊!

  不过不管是自己的妹妹,还是小姨子,现在都不缺肉食和营养,麦乳精都是每天喝,在这年代里,也属于最幸福的那一小拨孩子了!

  只是小来姊,那个像天使一样的小女孩,虽然很讨人喜欢,但让人看着的确有点揪心。

  于是乎,王安转身再次回到柜台,买了四瓶麦乳精和四瓶罐头,还有5斤不要票的饼干。

  东西不少,王安又买了两个布袋子和一个麻袋,这才转身走出供销社。

  将麻袋放在马背上,一路未做耽搁,王安回到靠山屯。

  这一路,属实又被冻够呛,其实王安主要担心罐头被冻碎了,赶爬犁还好一点,有草帘子和破麻袋盖着,是没事儿的。

  这次骑马,只有一层麻袋,一层麻袋的保温性就那么回事儿吧,估计作用不大。

  回屯后的王安,首先来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